2018年9月1日 星期六

原創 1310【七律‧言多必失】


原創1310【七律‧言多必失】

毀人只稍一句話,培植却須千萬華。

酒薄常薰真可醉,言多必失莫輕誇。

喜時定靜當能覺,怒處虛浮未足嗟。

事以守謙成大業,語無倫次泄心邪。

凌子卉01.09.2018.

*謹慎開口,言多必失。
佛家有種種戒律,強制性地防非止惡,其中在家男女教徒終身應當遵守的五戒之中,就有不妄語這一條,即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隨便亂說,要努力做到句句實言,誠實待人。

佛經上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隻烏龜,有一年碰上多年不遇的乾旱,所居住的湖泊完全乾涸了,自己也不能爬行到有食物的水草豐澤之地。當時有一群大雁居住在湖邊,也準備遷往他方,烏龜就向他們苦苦哀求,要求把它帶離此地。

一隻大雁就用嘴叼著這只烏龜,往高空飛去。大雁經過一座城鎮,烏龜忍不住氣,向大雁問道:「你這樣不停地飛,到底要飛到何處?

大雁聽了,只好回答,才一張口,叼在嘴裡的烏龜就徑直從高空落下,摔在地上,被人拾取,宰殺享用了。

烏龜多嘴多舌而致墮地身亡,恰好說明瞭一個道理:如果不謹慎口舌,就會招致惡果。

佛家的「正語」戒律在現在看來,對人們日常交往、交際仍有其積極的、可取的一方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語言往往是他的思想的反映,是他的全部精神修養、文化層次和審美情趣的最集中、最外在、也是最直觀的表現。人們曆來欣賞那種實事求是、言行一致的謙謙君子,而鄙棄那些滿口大話、妖言惑眾的小人。

中國民間有一句話:「言多必失。」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說的多了,話裡就自然而然地會暴露出許多問題。比如你對事物的態度,你對事態發展的看法,你今後的打算等等,會從談話中流露出來,被你的對手所瞭解,從而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來戰勝你。而且,你的話多了,其中自然會涉及到其他人。

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話由於地點不同、語氣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也不盡相同,別人在傳話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加入他個人的主觀理解,等到你談的內容被談話對象聽到時,可能已經大相逕庭,勢必造成誤解、隔閡,進而形成仇恨。

另外,人處在不同的狀態下,講話時心情不同,話的內容也會不同,心情愉快的時候,看事看人也許比較符合自己的心思,故而讚譽之詞可能會多;有時心情不愉快,講起話來不免會憤世嫉俗,講出許多過頭的話,招來很多麻煩。

喜時之言多失言,怒時之言多失禮。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才指出,對於開口說話一定要持謹慎態度。

《孔子家語》中記載,孔子到周朝觀禮,進了后稷的廟,見有三尊金鑄人像,幾次閉口不說話,而是在金鑄人像背後題字:「這是古時說話小心的人,要以他為戒啊!不要多說話,多說話就會有更多過失;不要多找事,多找事就多禍害。不要說沒什麼危害,那是很大的災禍。」

最大的災禍莫過於說話太多。看看下面的例子,我們就不難理解先輩們對言辭要忍耐的論述。

南北朝時,賀若敦為晉朝的大將,自以為功高才大,不甘心居於同僚們之下,看到別人做了大將軍,唯獨自己沒有被晉陞,心中十分不服氣,口中多有抱怨之詞,決心好好幹它一場。

不久,他奉調參加討伐平湘洲戰役,打了個勝仗。全軍凱旋,這應該算是為國家又立了一大功吧,他自以為此次必然要受到封賞,不料由於種種原因,反而被撤掉了原來的職務,為此他大為不滿,對傳令史大發怨言。

晉公宇文護聽了以後,十分震怒,把他從中州刺史任上調回來,迫使他自殺。臨死之前他對兒子賀若弼說:「我有志平定江南,為國效力,而今未能實現,你一定要繼承我的遺志。我是因為這舌頭把命都丟了,這個教訓你不能不記住呀!」說完了,便拿起錐子,刺破了兒子的舌頭,想讓他記住這個教訓。
光陰似箭,斗轉星移,轉眼幾十年過去了,賀若弼做了隋朝的右領大將軍,他沒有記住父親的教訓,常常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聲不斷,自認為當個宰相也是應該的。不久,還不如他的楊素做了尚書右僕射,而他仍為將軍,未被提拔,他—來,不滿的情緒和怨言便時常流露出來。

後來一些話傳到了皇帝耳朵裡,賀若弼被逮捕下獄。皇帝楊堅責備他說:「你這個人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以為是,自以為別人不是的心太猛;隨口胡說目無長官的心太猛。」因為他有功,不久也就被放了。他還不吸取教訓,又對其他人誇耀他和皇太子之間的關係,說:「皇太子楊勇跟我之間,情誼親切,連高度的機密,也都對我附耳相告,言無不盡。」

後來楊勇在隋文帝那裡失勢,楊廣取而代之為皇太子,賀若弼的處境就可想而知。

隋文帝得知他又在那裡大放厥詞,就把他召來說:「我用高、楊素為宰相,你多次在眾人面前放肆地說『這兩個人只會吃飯,什麼也不會幹,這是什麼意思?』言外之意是我也是廢物不成?賀若弼回答說:「高是我的老朋友,楊素是我舅舅的兒子,我瞭解他們,我也確實說過他們不適合擔當宰相的話。」

這時因他言語不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怕受株連,都揭發他過去說的那些對朝庭不滿的話,並聲稱他罪當處死。

隋文帝見了賀若弼對他說:「大臣們對你都十分厭煩,要求嚴格執行法度,你自己尋思可有活命的道理?

賀若弼辯解說:「我曾憑陛下神威,率八千兵渡長江活捉了陳叔寶,希望能看在過去的功勞的份上,給我留條活命吧!

隋文帝說:「你將出征陳國時,對高說,『陳叔寶被削平,問題是我們這些功臣會不會飛鳥盡,良弓藏?』高對你說,『我向你保證,皇上絕對不會這樣。』是吧?等到消滅了陳叔寶,你就要求當內史,又要求當僕射。這一切功勞過去我已格外重賞了,何必再提呢?

賀若弼說:「我確實蒙受陛下格外的重賞,今天還希望格外的賞我活命。」

此時他再也不攻擊別人了。隋文帝考慮了一些日子,念他勞苦功高,只把他的官職撤消了。
父子兩代人,同樣是因言多而壞事。所以說,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務必要忍那些不該講的話,以免招致不必要的禍端。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管不住自己的舌頭的人,不僅容易傷人,而且容易惹禍。慎言不是不說話,慎言是當說話時就說,不該說話時永遠不要說。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以大師自居,以誨人不倦的幌子,無限重複陳腔濫調。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是沒有用的。更令人難堪的。
(摘錄自菩提彼岸)



楊鈺瑩 毛寧 - 心雨


()我的思念是不可觸摸的網 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
()爲什麽總在那些飄雨的日子 深深地把你想起
()我的心是六月的情 瀝瀝下著細雨
()想你想你想你想你 最後一次想你
()因爲明天我將成爲別人的新娘 ()讓我最後一次想你
()我的思念是不可觸摸的網 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
()爲什麽總在那些飄雨的日子 深深地把你想起
()我的思念是不可觸摸的網 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

()爲什麽總在那些飄雨的日子 深深地把你想起
()我的心是六月的情 瀝瀝下著細雨
()想你想你想你想你 最後一次想你
()因爲明天我將成爲別人的新娘
()讓我最後一次想你
()我的思念是不可觸摸的網 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
()爲什麽總在那些飄雨的日子
()深深地把你想起 ()深深地把你想起


凌子卉刊於01.09.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